每天清晨,当孩子们陆续走进幼儿园,仰着可爱的小脸向园长问好:“园长妈妈好、园长姥姥好……”41岁的李瑞珍就开心不已。她说:“看见这些‘小肉丁’,我就倍感幸福!”
土右旗民族幼儿园第一任园长
走进土右旗民族幼儿园的教室,5岁的悠悠正有模有样地拉着马头琴。
“你为什么要学习马头琴?”记者好奇地问。
“因为它是我们蒙古族的传统乐器呀!”
“这是我们民族幼儿园的特色课程,蒙古族的小朋友都要学习马头琴和蒙语口语”,李瑞珍说道?!白魑劣移煨鲁闪⒌牡谝凰褡逵锥?,我们希望通过学习中华民族文化和蒙元文化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自信,孩子们学习马头琴的时候超开心?!?/p>
在土右旗民族幼儿园,还有一个1200平方米的种植园,每年从春到秋,孩子们开心地种地浇水施肥收获,从劳动中体验人生,学习知识。
“我的宝宝去年秋天给我带回几颗西红柿,说是他自己亲手种的,要送给最爱的妈妈吃!”家长周敏笑着对记者说。
土右旗第一位专业舞蹈老师
1994年李瑞珍毕业后就当起了农村教师,1996年正式开始从事幼教工作,一干就是22年,保育员、任课教师、班主任、保育主任……李瑞珍把幼教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干了个遍:“2003年土右旗成立了青少年活动中心,我便当起了那里的第一任舞蹈老师。”
李伟是李瑞珍第一批舞蹈班的学生,现在也成了幼儿园的老师,李瑞珍的同事、下属。小时候学舞蹈的情形还记忆犹新:“李老师先是和我们玩,在玩的过程中教我们跳舞,遇到小朋友哭闹便会停下来与我们交心,帮助我们克服困难。
24年,无论是第一位舞蹈教师,还是第一位园长,李瑞珍尝试并改进了很多的教学方式?!拔颐蔷拖不锻嫘碌?,看新的,学新的!”5岁的悠悠蹦蹦跳跳地说:“这些园长姥姥都知道!”
我的皱纹是笑出来的
2015年李瑞珍调任土右旗民族幼儿园园长一职,幼儿园的里里外外无论是桌椅摆放还是花草种植,无论是孩子们的饮食起居还是老师们的课堂教学……只要是关乎孩子们的事儿她都记在心上,“一个孩子牵动着三个家庭、六个家长,我不对幼儿园的每个角落、每件事情了如指掌怎么向上千位家长交代?”这是李瑞珍常常挂在嘴边的话。
走进她的办公室,“静水流深”四个字挂在了最显眼的位置。李瑞珍说:“静水流深和春雨润物一样,慢慢地、默默地,听似无声,看却是别样的风景。这24年我就是心无旁骛陪伴孩子们成长,看着他们健康快乐的长大,我就觉得很幸福,连脸上的皱纹都是笑出来的!”
(据《包头日报》)